連城四堡:世界僅存雕版印刷基地
2014-03-20 12:02 來源:東南網 責編:劉曉燕
- 摘要:
- 走在幽幽古巷中,仿佛都能聽到“咔嚓咔嚓”雕版的聲音。這個古鎮,四堡,明清時期,名噪一時。它曾與當時的北京、揚州、杭州齊名,被譽為“中國明清時期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
據《連城風物志》記載:“清初,四堡從事印書業的男女老少不下一千二百人,約占總人口數的60%。”世代相傳的大書坊至少有100家,而充作書坊的房屋不下300間。四堡雕版印刷“萌芽于宋,發展于明,鼎盛于清”,最盛時出版物“行銷全國,壟斷江南,遠播海外”。
清代四堡雕版印刷工藝非常講究、所刻雕版也是精致大方、雕工細膩,因此遠銷海內外,迅速成為明清時的雕版印刷基地。
令人驚訝的是,在四堡鄉現存的古雕版書籍,封面處都印有“本齋藏版,翻刻必究”。這八個字,說明四堡人明清時就有了版權保護意識。
據介紹,隨著四堡印刷出版業的繁榮,集市上當時“盜版”書籍不少,打擊了一些大書坊的市場。
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每年大年初一,四堡各書坊早早就把上年已經刻好的版本和將要刻的書目掛在大堂前面張榜公布。
各書坊以此方式,宣布版權所有,其它書坊不得翻刻。但是,其它書坊可以租印,而且租印時需要采用原書坊的堂號、封面、顏色、裝訂形式等,不得另有標記。
明清時期的四堡人,每逢過年都要進行版權公示。保護版權的形式,在四堡當地被稱作“歲一刷新”。
繁華不再 雕版印刷工藝列入“非遺”
在四堡鄉,當年星羅密布的書坊迄今尚存數十處。不過,許多古書坊年久失修、無人居住,有的也另作他用。
但是與其他三處印刷基地早已隨著歷史的湮滅消失殆盡相比,四堡的奇跡般存活依然令人欣慰。
而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傳承雕版印刷的村民在逐漸減少。2003年,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先生探訪四堡,深有感觸地著文《誰救四堡》。
對于惟一“活”著的古代雕版印刷的見證者,2001年6月,國務院將四堡古書坊建筑納入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雕版印刷工藝也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代四堡雕版印刷工藝非常講究、所刻雕版也是精致大方、雕工細膩,因此遠銷海內外,迅速成為明清時的雕版印刷基地。
令人驚訝的是,在四堡鄉現存的古雕版書籍,封面處都印有“本齋藏版,翻刻必究”。這八個字,說明四堡人明清時就有了版權保護意識。
據介紹,隨著四堡印刷出版業的繁榮,集市上當時“盜版”書籍不少,打擊了一些大書坊的市場。
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每年大年初一,四堡各書坊早早就把上年已經刻好的版本和將要刻的書目掛在大堂前面張榜公布。
各書坊以此方式,宣布版權所有,其它書坊不得翻刻。但是,其它書坊可以租印,而且租印時需要采用原書坊的堂號、封面、顏色、裝訂形式等,不得另有標記。
明清時期的四堡人,每逢過年都要進行版權公示。保護版權的形式,在四堡當地被稱作“歲一刷新”。
繁華不再 雕版印刷工藝列入“非遺”
在四堡鄉,當年星羅密布的書坊迄今尚存數十處。不過,許多古書坊年久失修、無人居住,有的也另作他用。
但是與其他三處印刷基地早已隨著歷史的湮滅消失殆盡相比,四堡的奇跡般存活依然令人欣慰。
而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傳承雕版印刷的村民在逐漸減少。2003年,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先生探訪四堡,深有感觸地著文《誰救四堡》。
對于惟一“活”著的古代雕版印刷的見證者,2001年6月,國務院將四堡古書坊建筑納入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雕版印刷工藝也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相關新聞:
- ·【書林常識】雕版印刷古籍版本類型 2014.03.03
- ·南京展出雕版印刷魯迅小說插圖 宣紙將千年不褪色 2014.02.08
- ·中國滸灣雕版印刷博物館雕版印刷技術傳承 2014.01.09
- ·揚州雕版印刷技藝傳承人李江民的“饾版”印刷術 2013.12.13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