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火熱概念下,“市溫”幾度?
2014-04-01 09:08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編:劉曉燕
- 摘要:
- 國內3D打印市場似乎形勢一片大好,但叫好聲的背后,國內3D打印企業的投融資情況卻略顯寂靜,這與國際市場上3D打印企業并購熱潮形成了鮮明對比。
從“灌木叢”到“森林”:市場還需積淀
根據美國消費者電子協會發布的年度報告,2011年全球3D打印的市場規模為17億美元。而在龐大的制造業市場中,17億美元算不上是一個大數字,甚至2011年中國服裝[-0.44% 資金 研報]紐扣市場的規模就已達到130億元人民幣。
作為國內桌面級3D打印設備生產廠商的龍頭老大,太爾時代去年全球總銷量為上萬臺,其中國內市場的銷量只有1000多臺。而擁有淘寶銷量第一記錄的閃鑄科技,每月在淘寶上的交易量不過30臺。
對于制約桌面級3D打印機市場容量的原因,有業內人士認為,可能與桌面級打印機的應用前景不足有關。
郭戈認為,目前的桌面級3D打印機在價格上已經降到了大眾可以接受的消費水平,但其能夠完成的工作較有限。“人們不知道用它來干什么,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一個產品只有完成從‘新奇’到‘實用’的轉變,這個市場才會爆發。”
濱湖機電總經理蔡道生認為,桌面級3D打印機應用前景不足的原因,或由于其采用的FDM技術有著先天性的缺陷:FDM桌面級3D打印機只能進行單色打印,如果想做彩色模型,只能后期上色;打印精度不高,有時需要將模型再加工;打印速度太慢,一臺30cm高的人體模型要打印四五個小時;操作方法無法達到傻瓜化操作,打印效果取決于操作人的操作水平,依然有一定的技術門檻。蔡道生認為,FDM本身技術的缺陷制約了桌面級3D打印機的應用前景。
3D打印技術發展的不完善,使得其影響依然有限,對傳統制造業的發展尚未造成較大的沖擊。“現在3D打印主要的優勢還在個性化定制,對于制造工藝精細程度要求較高的行業,傳統工業肯定要做得好。”郭戈說,“3D打印更像是通用技術,它什么都能做,但都做不太好。”
而這一個個問題的解決,或非一夕之功。
“應用前景的完善是整個行業的事情。我們聯手跟其他一些相關產業的公司——玩具、電影、醫療、游戲、DIY、教育……整個行業發展起來后,才會大爆發。一旦有了一定的用戶群體,達到一定的基數之后,會吸引更多的資源到這里面來,跟滾雪球一樣。”郭戈認為行業發展情況和未來前景是互相促進的關系。
張瑞琪長期關注3D打印行業,卻遲遲未下手注資。在他看來,3D打印市場環境尚不成熟。“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個事情做不成是多方面互動的結果。我們去外圍看,上中下游各個鏈條都還沒起來。但方向是好的,各方都在持續投入力量。”
他說,“如果3D打印最終是一片森林的話,現在還只是灌木林的狀態。行業要有積淀,產業環節間的聯結更加緊密,才能慢慢起來。”
-
相關新聞:
- ·3D打印住宅“Canal House”在阿姆斯特丹動工 2014.04.01
- ·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發展綠色印刷 2014.04.01
- ·3D打印已經被公眾認可成一項主流技術 2014.03.31
- ·3D打印滿足了消費者“私人定制”需求 2014.03.31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