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快評|快遞包裝回收不該成“綠色之嘆”
2021-01-27 13:48 來源:新民晚報 責編:覃子喻
- 摘要:
- 喚起全社會的綠色共鳴,需要時間,更需要行動,才能讓快遞行業向低排放、無污染、可循環發展,讓快遞包裝只留便利、不留污染。
【CPP114】訊:“你家的快遞盒”去哪兒了?在昨天下午舉行的上海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大會發言中,政協委員安翊青拋出的“綠色之嘆”,引起不少人共鳴。根據她的調研,上海2020年快遞業務量達33億件。然而,包裝箱重復使用率低于20%,包裝袋幾乎僅使用一次。
伴隨著網購、直播帶貨的盛行,人們收到的快遞越來越多。快遞拆除包裝產生的垃圾中有不少是可回收物,如紙箱、填充泡沫、塑料包裝袋,均可直接再利用,但快遞包裝垃圾的回收率卻并不理想,其中紙箱只有不到一半被回收。快遞包裝中的填充物、膠帶等塑料成分,由于回收費用高昂、利潤率低,回收率幾乎為零。快遞包裝廢棄物帶來的環境污染與浪費問題不容忽視。
近年來,為了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國家郵政局等相關部門陸續出臺規范快遞包裝的意見建議,像去年10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郵政局發布了首批《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目錄》,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制度落地。為何還會頻頻出現快遞過度包裝、紙箱未被回收等諸多問題?
關鍵就在于許多快遞外包裝是電商自己包的,快遞企業只是貼個面單而已。由于上下游企業缺乏統一的包裝操作規范,導致快遞包裝材料選用和操作存在一定程度的隨意性。
快遞包裝“綠色回收”不該被擱置,成“綠色之嘆”。生產企業、電商平臺、物流企業以及消費者等要攜手努力:一方面需要強化源頭治理,減少過度包裝,同時也離不開末端管理,做好循環利用。快遞、電商企業要增強社會責任感,盡量重復使用、循環利用標準化規格的包裝物。主管部門則要對無法依靠市場進行循環使用的低值可回收物加強監管,與快遞行業協會牽頭制定若干規格標準,并在部分行業領域進行探索試點有償使用,讓快遞行業企業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帶動整個快遞行業綠色升級。
喚起全社會的綠色共鳴,需要時間,更需要行動,才能讓快遞行業向低排放、無污染、可循環發展,讓快遞包裝只留便利、不留污染。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